成語(Idiom):同聲同氣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shēng tóng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思想上、行動上完全一致,心意相通,相互支持,形成團結一致的局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同聲同氣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同聲”表示聲音一致,指大家的聲音齊一,沒有分歧;“同氣”表示氣息一致,指大家的心意相通,沒有隔閡。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思想上、行動上完全一致,團結一致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同聲同氣通常用來形容團隊、組織或社群中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的情況。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共同的目標或信念下,思想統一,行動一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同聲同氣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離婁下》篇中。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這篇文章中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善人之言,猶鳥之鳴也,哀而已矣。不必同氣同聲也。”這段話意味著人們在面臨死亡時,語言表達的善良和真實是最重要的,而不必追求聲音的一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同聲同氣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同聲”和“同氣”都是形容詞,表示一致的聲音和氣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團隊內部同聲同氣,共同努力,最終成功完成了項目。
2. 在困難面前,我們要同聲同氣,共渡難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同聲”和“同氣”兩個詞與“一致”、“團結”、“共同努力”等詞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團結合作、一致協作的價值觀和思想。
2. 學習其他與團結合作相關的成語,如“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在課堂上同聲同氣地回答問題,老師很高興。
2. 初中生:我們籃球隊在比賽中同聲同氣,取得了勝利。
3. 高中生:社團的成員們同聲同氣地籌劃活動,使得活動更加成功。
4. 大學生:學生會成員們同聲同氣地為校園文化活動做準備,為同學們帶來了很多精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