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號
成語(Idiom):鸕鶿號
發音(Pronunciation):lú cí 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在困境中,無法自拔的哀號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鸕鶿是一種水鳥,它在水中捕魚時,會用嘴巴夾住魚,但由于魚的滑溜,鸕鶿往往很難將其固定住。當鸕鶿在水中努力地想要抓住魚時,魚往往會逃脫,于是鸕鶿只能發出哀號聲。因此,成語“鸕鶿號”比喻人們在困境中,無法自拔的哀號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遭遇困境或面臨困難時,無法自拔而發出的哀號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珣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王珣是晉朝的一位官員,他非常善于治理水利,被封為“鸕鶿使者”。有一天,他聽說了一個村莊的水井干涸了,村民們無法取水,生活十分艱難。王珣決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但他發現井口太窄,無法通過傳統的方法將水從井底打上來。于是,他想到了利用鸕鶿的特性,訓練鸕鶿將水從井底撈起。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鸕鶿成功地將水撈到了井口,村民們終于解決了取水問題,歡呼聲此起彼伏。這個故事后來演變成了成語“鸕鶿號”,用來形容人們在困境中無法自拔的哀號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鸕鶿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遭受家庭困境時,他發出了鸕鶿號。
2. 面對考試失敗的事實,他無助地發出了鸕鶿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鸕鶿號”與鳥類捕食的特點聯系起來,想象鸕鶿在水中努力捕魚時發出的哀號聲,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其他與鳥類相關的成語,如“鶴立雞群”、“雁過留聲”等。
2. 學習其他形容人們在困境中的成語,如“窮途末路”、“束手無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他的小狗不見了,他傷心地發出了鸕鶿號。
2. 初中生:面對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她無助地發出了鸕鶿號。
3. 高中生:在面對高考的巨大壓力時,他感到無法自拔,只能發出鸕鶿號。
4. 大學生:當他遭遇戀愛失敗時,他心痛地發出了鸕鶿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