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有口無行
發音(Pronunciation):yǒu kǒu wú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說得很好,但做不到;只會說空話,不會實際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個人口才很好,能夠言辭優美、有口才,但缺乏實際行動的能力。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那些只會說空話、只擅長表達,卻沒有實際行動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只會說大話,卻無法兌現承諾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會說空話、不會實際行動的政治家或官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左思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晉朝時期的宰相左思。左思是一個口才很好的人,但他在政治上卻沒有什么成就。因此,有人就用“有口無行”來形容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有口”表示會說話,而“無行”表示沒有行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說自己要做大事,但從來沒有實際行動,真是個有口無行的人。
2. 這個政治家口才很好,但他只會說空話,沒有實際行動能力,真是個有口無行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拆解成兩部分來記憶。首先,記住“有口”表示會說話,而“無行”表示沒有行動。然后,可以將這兩部分連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場景,例如一個人嘴巴張得很大,卻沒有腿去行動,這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口才和行動有關的成語,例如“言行一致”和“言而無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說他會幫我寫作業,但是他從來沒有實際行動,真是個有口無行的人。
2. 初中生(14歲):那個同學總是說自己要努力學習,但從來沒有實際行動,真是個有口無行的人。
3. 高中生(17歲):那個政治家嘴巴很厲害,但他只會說空話,沒有實際行動能力,真是個有口無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