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寮
基本解釋
(1).同“ 臣僚 ”。 宋 蘇洵 《議修禮書狀》:“后聞臣寮上言,以為祖宗所行,不能無過差不經之事,欲盡芟去,無使存録。”《明史·鄒緝弋謙等傳贊》:“ 明 自 太祖 開基,廣開言路,中外臣寮,建言不拘所職,草野微賤,奏章咸得上聞。”
(2).猶僚屬。 唐 元稹 《唐故開府儀同三司南陽郡王張公碑文》:“ 元和 之二年, 潤 帥 錡 求覲京師。既許之,不克覲。辱中貴人,殺其臣寮以令下。”
成語(Idiom):臣寮(chén liáo)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 l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臣子和官吏,表示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官吏對上級的恭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臣寮是由“臣”和“寮”兩個字組成的。臣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員,寮指的是朝廷中的低級官吏。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官吏對上級的恭敬,表示他們對權力的順從和敬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臣寮一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對君主的忠誠和恭敬,也可用于現代社會中描述下屬對上級的尊敬和服從。在正式場合、敬業的職場環境或者描述人際關系中,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對上級的尊敬和忠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記載:“項籍使人說楚王曰:‘臣寮聞之,先君之所以霸者,以德服人。’”這里的“臣寮”指的是項籍的屬下,他們向楚王傳達了項籍的話。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表示忠誠和恭敬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臣寮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公務員,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對上級的臣寮之心。
2. 他對領導非常恭敬,真是一個臣寮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臣子在寮官中”,寮官是低級官吏,臣子對他們都要表現出忠誠和恭敬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員的職責,了解更多關于忠誠和恭敬的成語,如“忠誠耿直”、“忠心耿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作為一名好學生,我要對老師保持臣寮之心,認真聽講。
2. 初中生:我們是學生,但也應該對學校的規章制度保持臣寮之心。
3. 高中生:在學習上,我們要對老師保持臣寮之心,虛心向他們請教。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要對學校的領導保持臣寮之心,積極參與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