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蓋
成語(Idiom):松蓋
發音(Pronunciation):sōng g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頭發稀疏而松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松蓋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的頭發稀疏松散,沒有濃密的感覺。它常用來形容人年紀大了或者身體虛弱,頭發變得稀疏不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松蓋多用于形容老人的頭發稀疏,也可以用于形容年輕人頭發稀疏的情況。通常在描述人的外貌特征時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松蓋這個成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源于南朝梁代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東方朔為人頗有志操,然松蓋,故不為世用。”意思是東方朔雖然有志向和才華,但他的頭發稀疏,所以沒有得到世人的重用。另一種說法是源于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松蓋雪崩,冰開春色晚。”意思是松樹的頂部被積雪壓彎,冰雪融化后才露出春天的景色,比喻事物經歷了一段艱難困苦后才能展現出美好的一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松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松”表示松樹,而“蓋”表示覆蓋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大了,頭發已經變得松蓋了。
2. 這位年輕人的頭發稀疏松散,看起來像個松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松樹的頂部被積雪壓彎的形象,來記憶松蓋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的外貌特征相關的成語,如“白發蒼蒼”、“面黃肌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的頭發松蓋了,看起來很慈祥。
2. 初中生:我爺爺年紀大了,頭發都變成了松蓋。
3. 高中生:他年輕的時候頭發濃密,現在卻變成了松蓋,看起來有點老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