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然
基本解釋
(1).本當(dāng)如此。《商君書·畫策》:“圣人見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濕制火。”
(2).指本當(dāng)如此之性。 清 戴震 《原善上》:“言乎自然之謂順,言乎必然之謂常,言乎本然之謂德。”
(3).猶天然,天賦。《朱子語類》卷六五:“既成箇物事,便如此齊整,皆是天地本然之妙元如此,但略假圣人手畫出來。” 金 王若虛 《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確,卓乎不羣……濁穢有所不能污,險難有所不能亂,本然之氣無適而不在也。”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陽貨篇一》:“然則氣效於習(xí),以生化乎質(zhì),而與性為體,故可言氣質(zhì)中之性;而非本然之性以外,別有一氣質(zhì)之性也。” 章炳麟 《四惑論》:“或有言本然者,與自然同趣而異其名。”
(4).猶言本來面目。 宋 王回 《<古列女傳>目錄序》:“ 劉向 所敘《列女傳》凡八篇,事具《漢書》 向 列傳。而《隋書》及《崇文總目》皆稱 向 《列女傳》十五篇,而益以 陳嬰 母及 東漢 以來凡十六事,非 向 書本然也。” 明 朱之瑜 《答奧村庸禮問》:“譬之鑑然,時時磨瑩,光燭鬚眉;委之泥涂,昏翳如鐵,如瓦礫,不辨形貌,是豈鑑之本然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其對於 裴倫 ,僅摹外狀,迨放浪之生涯畢,乃驟返其本然。”
(5).猶本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多少風(fēng)塵能自拔,淤泥本然出青蓮。”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故曰《春秋》正名,蓋獨正其本然之定名耳。”《歧路燈》第八五回:“夫婦之際,本然看得是烏合之侶,一旦有變,如何不生螽起之像?” 許地山 《空山靈語·香》:“因為你一愛,便成為你底嗜好;那香在你的聞覺中,便不是本然的香了。”
英文翻譯
1.naturalness
成語(Idiom):本然(běn rán)
發(fā)音(Pronunciation):běn r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本來的樣子或本來的性質(zh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然是由“本”和“然”兩個字組成。本指事物的根源、本質(zhì),然指自然、如實。本然表示事物本來的樣子或本來的性質(zhì),不加人為修飾或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本質(zhì)或本來的樣子,強調(diào)事物本身的特點,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本然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周易·系辭上》中,意指事物的根源和本質(zhì)。后來在文學(xué)作品中被廣泛使用,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本然性格使他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樂觀。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然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將“本然”與“本質(zhì)”聯(lián)系起來。將“本”想象成事物的根源,將“然”想象成自然、如實的意思,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本然相關(guān)的成語,如“本色”、“本性”等,了解更多關(guān)于事物本質(zhì)和本來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xué)生:這個花是本然的顏色,沒有被染色。
初中生:他的笑容看起來很本然,沒有一絲做作。
高中生:在這個虛偽的社會里,很難找到一個本然的人。
大學(xué)生:人們應(yīng)該保持本然的本性,不要被外界的誘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