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鼓舌揚唇
發音(Pronunciation):gǔ shé yáng ch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大聲高呼,口舌張揚,多用于貶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鼓舌揚唇形容人大聲喧嘩、爭吵或大肆宣揚,通常表示言辭過激、言語不負責任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他人過于喧囂、爭吵或夸大其詞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在公眾場合大聲宣揚自己的觀點或意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中有一段描述賈母在大觀園舉辦宴會時,賈政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勢,大聲宣揚自己的決策,引起了眾人的反感。后來,這種行為被形容為"鼓舌揚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漢字組成,形象地描繪了人張口喧嘩的樣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鼓舌揚唇,完全不顧他人的感受。
2. 那個政客經常鼓舌揚唇,以此來獲得選民的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張開嘴巴大聲喊叫,同時手指敲打嘴唇,形成鼓舌揚唇的動作,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言辭過激、夸大其詞相關的成語,如"夸夸其談"、"高談闊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在操場上鼓舌揚唇地喊著口號,聲音非常大。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小組辯論,有的同學鼓舌揚唇地爭吵起來。
3. 高中生:他在演講比賽中鼓舌揚唇地宣揚自己的觀點,但并沒有說服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