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稟
成語(Idiom):修稟(xiū bǐng)
發音(Pronunciation):xiū b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性格、品質和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修稟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修指修養,稟指天賦。修稟指一個人通過修養和天賦所展現出來的性格、品質和才能。它強調一個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天生的優勢,使得自己在某個方面表現出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修稟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優秀品質或才能??梢杂脕碣澝酪粋€人在某個領域的能力出眾,也可以用來指責一個人的品質或才能不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修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注重修身養性,認為一個人的品質和才能是可以通過修養和天賦相結合而得到的。修稟這個成語就是從儒家思想中衍生出來的,用來描述一個人的品質和才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修稟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修為動詞,稟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采出眾,真是修稟非凡。
2. 她的音樂天賦是與生俱來的,是修稟所致。
3. 這位畫家的繪畫技巧很高超,是他多年的修稟所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修稟拆分為“修”和“稟”,并聯想到修養和天賦的意義來記憶這個成語。另外,可以嘗試用例句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修稟相關的成語,如“積德修福”、“修身養性”等,以擴展對修稟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同桌學習成績很好,是他勤奮學習的修稟。
2. 初中生(13-15歲):作為班長,她的組織能力和領導才能是她的修稟。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修稟使他在音樂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是我們學校的音樂天才。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期間,我努力培養自己的修稟,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