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滅
成語(Idiom):識滅(shí miè)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m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識別并消除(錯誤、危險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識滅指的是識別出某種錯誤、危險或不良情況,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解決。這個成語強調了識別和消除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及時采取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用來描述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決斷力。此外,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處理事務時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勸學》中有一則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在山上放牛,一天他看到山上的草木被大火燒滅了,他立即下山報告,并組織人員撲滅大火。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識別出問題并采取行動是非常重要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識滅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識”和“滅”兩個字組成。其中,“識”表示識別、認知,“滅”表示消除、解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中,領導要善于識滅各種問題,及時解決。
2. 他是一個很會識滅的人,總能在關鍵時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識”字與“認識”聯系起來,將“滅”字與“消滅”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通過編寫例句或進行口頭練習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識時務者為俊杰”、“滅頂之災”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是一個很會識滅的小隊長,每次發現問題都會及時報告老師。
2. 初中生(14歲):在班級中,班長應該是一個善于識滅問題的人,能夠解決同學們的困擾。
3. 高中生(17歲):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具備識滅問題的能力,幫助同學們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