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缽
基本解釋
陶缽。僧人用的食器。 元 虞集 《送開元雪窗光禪師歸平江》詩:“八月露水繁,石鉢滿華蜜。” 元 薩都剌 《賀天竺長老訢笑隱召住大龍翔集慶寺》詩:“衲衣香暖留春麝,石鉢云寒臥夜龍。”
成語(Idiom):石缽 (shí bō)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石缽是指由石頭制成的碗,用來比喻質樸、堅固、簡樸的品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缽常常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或者事物的特點。它表示一個人或事物堅定、樸實、不動搖的性格或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石缽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堅定,思想穩定,不容易受到外界誘惑或影響。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質樸、簡樸、堅固的特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缽的起源來自于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石缽來盛放食物,這是一種樸素、堅固的餐具。后來,人們將石缽的特點引申為人的性格特點,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石缽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石缽一樣的人,不會被誘惑所動搖。
2. 這家餐館的裝修簡樸,就像一只石缽一樣。
3. 他的性格像石缽一樣堅定,從不輕易改變主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石缽的形狀和特點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可以想象一個堅固的石缽,代表一個人或事物的堅定和樸實的特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了解石缽在古代的使用情況。
2. 學習其他與石缽相關的成語,如“石破天驚”、“石破驚天”等。
3. 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了解石缽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品質像石缽一樣堅固,從不輕易改變主意。
2. 初中生:這個家庭的生活簡樸,就像一只石缽一樣。
3. 高中生:他的思想穩定,像石缽一樣不受外界誘惑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