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當
基本解釋
猶記著,記住。《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須記當,領心懷,莫遣修行法眼開。” 宋 朱熹 《答張元德書》:“近方覺得學者讀了書,聽了話,元不曾著心記當,紬繹玩味,至有兩年看一部《易傳》,都不記得緊要處者。” 元 關漢卿 《拜月亭》第二折:“你心間莫緍望,你心間索記當,我言詞更無妄,不須伊再審詳。” 張相 《詩詞曲語詞匯釋》卷三:“當,語助辭,猶著也。”
成語(Idiom):記當(jì dāng)
發音(Pronunciation):jì d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記住、牢記當下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當是由動詞“記”和副詞“當”組成的成語。動詞“記”表示將信息或知識保存在腦海中,副詞“當”表示當前、此刻。記當的基本含義是指記住、牢記當下的事情。它強調了對當前所見所聞的重視和珍惜,并提醒人們要時刻保持警覺和專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記當常用于勸告他人要珍惜眼前的機會和當下的時光,不要錯過任何重要的事情。它也可以用來提醒自己要時刻保持警覺,不要忘記重要的事情或遺忘已經學到的知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告子下》一文中,其中孟子說:“君子所以不忘其所以然者,以自其心出也。故君子之不忘也,有諸己者也。故君子之不忘也,必有遠志。”這段話中的“不忘其所以然者”,就是后來演變成記當的意思。后來,記當逐漸在民間廣泛使用,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副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十分重視學習,經常告誡自己要記當每天的學習內容。
2.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時刻記當自己的職責和目標,不要偏離方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記當”與“記住當下”相聯系來記憶。想象自己站在一個美麗的風景區,周圍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而珍貴,你會想要將這些美好的景象牢記在心,記住當下的美好時光。這樣就能夠幫助你記憶和理解記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珍惜、警覺等相關的成語,如“時時刻刻”、“明日黃花”等。這些成語都與記當有著相似的主題,可以幫助鞏固對記當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記當老師上課時講的知識,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學習。
2. 初中生:考試前的最后幾天,我會特別努力記當復習的內容,以便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要好好記當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4. 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我會記當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