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胎
成語(Idiom):托胎(tuō tāi)
發音(Pronunciation):tuō t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背后為別人承擔責任或代替別人承擔義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托胎一詞源自《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原意是指為別人背負孩子。后來引申為代替別人承擔責任或義務。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愿意替別人承擔困難或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托胎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愿意替別人承擔困難或責任的情況。比如,當一個人為了幫助朋友而主動承擔了朋友的工作,我們可以說他托胎。另外,托胎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背后默默為別人承擔各種責任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魯國的昭公去世后,公子無諸繼位,但他的妾宮婦人卻懷孕了。為了保護這個孩子的權益,昭公的臣子們商議決定,將這個孩子托胎給昭公的弟弟季孫,以保證孩子的合法地位和繼承權。這個故事中的“托胎”一詞,后來逐漸引申為代替別人承擔責任或義務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托胎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托”和名詞“胎”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托胎,經常替同事承擔更多的工作。
2. 她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總是愿意托胎幫助別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托胎這個成語與“代替、替別人承擔責任”這個意思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同時,可以聯想到故事起源中的胎孩子,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托胎意思相關的成語,如“替人受過”、“代人受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經常托胎幫助別人完成作業。
2. 初中生:他在班級里托胎,經常為同學們解答問題。
3. 高中生:他是一個責任心強的人,總是愿意托胎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4. 大學生:作為班長,他托胎幫助同學們組織活動。
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托胎,經常替同事承擔更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