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筩
成語(Idiom):密筩(mì lǒng)
發音(Pronunciation):mì l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含蓄,不言不語,不露聲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密筩是指裝糧食的竹筒,引申為形容言辭、行動等含蓄、不露聲色,不直接表達出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辭含蓄、不露聲色,或者形容某種行為或態度不直接表達出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年》:“不吾知也。夫子之言曰:‘君子密筩,小人泄泄?!边@句話出自《論語·子罕》。孔子在這句話中使用了“密筩”一詞,形容君子言辭含蓄,而小人則言辭泄露。從此,密筩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密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總是很密筩,讓人琢磨不透。
2. 她的行動總是很密筩,不輕易表露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裝有珍貴物品的竹筒,它是被密封的,里面的東西不會輕易被人發現和知道,就像密筩成語中所描述的那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含沙射影”、“言外之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問題太難了,我只能用密筩的方式回答。
2. 初中生:他的笑容很密筩,讓人難以猜測他的真實想法。
3. 高中生:她的批評總是很密筩,需要仔細品味才能理解她的用意。
4. 大學生:他的文章總是很密筩,讀起來需要細細品味才能領悟其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