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蟲病
成語(Idiom):絳蟲病
發音(Pronunciation):tāo chóng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惡劣的社會環境或某種不良現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絳蟲病是指人體感染絳蟲的疾病。絳蟲寄生在人體消化道內,吸取人體營養,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成語“絳蟲病”用來比喻惡劣的社會環境或某種不良現象,如腐敗現象、道德敗壞等,給社會和人民帶來嚴重的危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不良現象。可以用來批評社會上的腐敗現象,警示人們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絳蟲病”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楊慎《鏡花緣》:“但見那大路之上,飛馳著無數的車馬,走著無數的行人,使得這世界上好似絳蟲病一般。”這個比喻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和不良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的腐敗狀況已經達到了絳蟲病的地步。
2. 這個社會的道德風氣已經淪為了絳蟲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絳蟲病”與惡劣的社會環境或不良現象聯系起來,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來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腐敗現象,以及當代社會的道德問題,深入思考如何改善社會環境和提升道德水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游戲平臺上充斥著絳蟲病,我們要遠離。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遠離絳蟲病,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
3. 高中生:社會上的絳蟲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改革。
4. 大學生:我們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素質,為社會減少絳蟲病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