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鼎
成語(Idiom):牢鼎 (láo dǐng)
發音(Pronunciation):láo d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固定不變的制度、規章或法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牢鼎一詞由兩個字組成,牢指固定、穩定,鼎指大型的炊具。它的基本含義是指固定不變的制度、規章或法律。牢鼎通常用來形容某種制度或規定已經確立并且長期穩定,不容易改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牢鼎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社會、組織或團體中的一些固定的制度或規章,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人長期堅持不變的行為或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牢鼎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齊策一》。相傳,戰國時期,齊國的君主齊宣王下令建造一個銅鼎,齊宣王要求銅鼎的口徑、高度、重量等各種參數都不能有絲毫的改變。經過長時間的努力,銅鼎終于建成,它的制作過程嚴格按照齊宣王的要求進行,沒有任何變動。這個故事后來就成為了形容制度或規章穩定不變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管理制度非常牢鼎,每個員工都必須嚴格遵守。
2. 這個國家的法律體系已經建立了幾十年,非常牢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牢鼎”聯想成一個堅固的大鍋,表示制度或規章穩定不變。可以通過想象一個巨大的銅鼎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制度或規章相關的成語,如“刀鋸不辨,強弱不分”、“鐵面無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校規非常牢鼎,每個學生都要遵守。
2. 初中生:這個社團的管理制度非常牢鼎,每個成員都要按規定參加活動。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的法律體系非常牢鼎,保障了公民的權益。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企業文化非常牢鼎,每個員工都要符合公司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