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
基本解釋
◎ 水旱 shuǐhàn
(1) [water logging and drought]∶水澇和干旱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過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land and water]∶水陸
水旱交界
詳細解釋
水澇與干旱。《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兇,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賈公彥 疏:“水旱降為荒兇也。”《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閒,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 唐 杜甫 《雷》詩:“水旱其數然, 堯 湯 免親覩。”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自朕登極以來,內外交訌,兵連禍結,水旱洊臻,災異迭見。” 馬南邨 《燕山夜話·圍田的教訓》:“這就證明,圍田和圩田等等都是與水爭地,盜湖為田,其結果必遭水旱之災。”
成語(Idiom):水旱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災難連綿不斷,人們生活艱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旱意為水災和旱災,是指連綿不斷的災難,使人們生活在困難和苦難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社會或個人遭受災難,生活困苦,無法擺脫困境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十五年》有記載,公元前642年,晉國遭受連年的水災和旱災,人們生活在水淹和干旱的困境中。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水旱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連年遭受水旱,農民們的生活非常艱難。
2. 這個家庭遭受了水旱,經濟狀況非常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水和旱兩個字形象化地聯想到水災和旱災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有關災害防治和救助的知識,了解如何應對和減輕災害帶來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連續幾天的大雨導致了水旱,農田里的莊稼都被淹了。
初中生:這個地區一年遭受了多次水旱,人們的生活非常艱難。
高中生:這個國家經歷了連年的水旱,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來救助受災民眾。
大學生:這個城市遭受了嚴重的水旱,政府正在組織救援和恢復工作。
請注意,以上例句僅供參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層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