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畬
基本解釋
多石的火耕地。 元 戴良 《五月五日游石門懷所遲客》詩:“石畬忽云擁,巖廣亦星羅。”
成語(Idiom):石畬(shí shè)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s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石頭修筑的田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畬是指用石頭修筑的田埂,用來保護農田不被水侵蝕。這個成語比喻穩固的基礎或堅實的根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基礎牢固,穩定可靠,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堅定,穩重可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畬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當時,鄭國的人民為了解決農田被水侵蝕的問題,開始用石頭修筑田埂。這樣的石畬不僅能保護農田,還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后來,人們將石畬比喻為堅固可靠的基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企業的管理者很穩重可靠,是公司的石畬。
2. 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事業才能猶如石畬般穩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石畬”與“堅固可靠的基礎”聯系起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農田、農業相關的成語,如“金玉滿堂”、“稻草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房子是石畬一樣堅固,不怕風吹雨打。
2. 初中生: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像石畬一樣穩固。
3. 高中生:他的信譽就像石畬一樣,無人能動搖。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