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徒
基本解釋
戰國 時 楚國 官名。后人因 屈原 嘗為 楚懷王 左徒,即用以指 屈原 。 清 陳維崧 《采桑子·題畫蘭小冊》詞:“ 左徒 弟子今誰在?只有 章華 ,淪落天涯,忍看 靈均 九畹花。”
成語(Idiom):左徒(zuǒ tú)
發音(Pronunciation):zuǒ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政治、軍事等方面擁有實權的人,也可指權臣、權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左徒是中國古代的官職名稱,原本指的是掌管左軍的將領,后來演變為指官員、權臣等擁有實際權力的人。左徒一詞常常帶有貶義,指那些濫用權力、專橫跋扈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濫用職權、獨斷專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顧民意、不聽他人建議的領導或權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徒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描述了春秋時期齊國的一個權臣叫做左徒。左徒擁有極大的權力,他專橫跋扈,不聽其他官員的勸告,最終導致了齊國的衰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左徒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形容詞“左”和名詞“徒”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領導已經變成了一個左徒,完全不顧民眾的利益。
2. 那個官員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左徒,他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感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左徒的“左”字理解為“左右逢源”,表示權臣左徒可以左右逢源,濫用權力。同時,“左”字也可以聯想到左手,代表權臣左徒可以左右操縱事物。記憶時可以結合這些意象,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和權臣的歷史,進一步理解左徒一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個同學很霸道,總是喜歡當左徒,不讓別人說話。
2. 初中生:有些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太嚴格了,簡直就像是學校里的左徒。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為民眾謀福利,而不是變成一個權力獨裁的左徒。
4. 大學生:在公司里,有些領導濫用職權,成為了一個左徒,導致了公司的不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