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脅
成語(Idiom):胸脅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x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胸膛兩側的肋骨部位,引申為指某人的要害部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胸脅一詞原指人體胸膛兩側的肋骨部位,是人體的要害之處。在成語中,胸脅多用來形容人體脆弱的部位,也可比喻人的重要機構或要害部位。這個成語意味著要保護好自己的要害部位,不讓別人輕易傷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保護自己的重要利益、要害部位等。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要害部位受到威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齊國的公子糾曾經因為被人用刀威脅而害怕,他向左右的人求救時,他的左右手都沒有人來幫助他。而他的胸脅卻有人來保護,這個故事形成了“胸脅”一詞的比喻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胸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公司的核心人物,大家都知道他是公司的胸脅。
2. 這個部門是公司的胸脅,一定要重視保護。
3. 那個人威脅我說要打我的胸脅,我感到非常害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與人體解剖學相關知識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保護著自己的胸脅,不讓別人輕易傷害,這樣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人體解剖學相關的成語,如“心肝”、“腦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胸脅,不讓別人欺負我。
2. 初中生:他是我們班的胸脅,大家都要保護他。
3. 高中生:考試對我來說是個大挑戰,我必須保護好自己的胸脅,爭取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