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律
基本解釋
(1).指音律。亦比喻風教律令。《管子·宙合》:“君失音則風律必流,流則亂敗。” 三國 魏 曹丕 《答繁欽書》:“然后修容飾粧,改曲變度,斯可謂聲協鐘石,氣應風律。”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余聞風律不同,視五土之宜,以分其剛柔、侈斂。”
(2).古代的一種占卜的方法。《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管辰 《管輅別傳》:“昔 京房 雖善卜及風律之占,卒不免禍,而 輅 自知四十八當亡,可謂明哲相殊。”參見“ 風角 ”。
成語(Idiom):風律(fēng lǜ)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lǜ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風的氣息和律動。比喻文藝作品中的情感、意境或者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美感和特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律是由“風”和“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風指風景、風物、風俗等,律指規律、節奏等。風律這個成語形容文藝作品中的情感、意境或者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美感和特點,表示作品具有生動的描寫和獨特的韻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文學作品、音樂作品、舞蹈作品等藝術形式中的美感和特點。可以用來贊美一篇文章的描寫技巧、一首歌曲的旋律優美、一段舞蹈的節奏感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相關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律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小說的風律非常出色,讓人感受到了濃厚的鄉村氣息。
2. 這首歌的風律婉轉動人,讓人陶醉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畫中有風吹拂的樹葉和搖曳的花草,同時還有美妙的音樂聲和舞蹈的身影,這些元素都展現了風律的美感和特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風律相關的藝術形式,如文學、音樂、舞蹈等,深入理解風律在不同藝術形式中的表現方式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這幅畫,畫家用了很多明亮的顏色,給人一種活潑的風律。
2. 初中生:這首歌的旋律非常動聽,真能感受到其中的風律。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描寫十分細膩,展現了作者獨特的風律。
4. 大學生:這支舞蹈的節奏感很強,展現了舞者的獨特風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