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討
基本解釋
出外討伐。《新唐書·東夷傳·高麗》:“詔 營州 都督 張儉 等發 幽 營 兵及 契丹 、 奚 、 靺鞨 等出討。”
成語(Idiom):出討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t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出征討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討是指出征討伐,出兵征戰。形容出發去打仗或討伐敵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軍隊出征、討伐敵人的情景。也可以用于比喻積極向前、勇往直前的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討最早見于《戰國策·魏策一》:“魏文侯使田氏出討,敗燕師,斬首數千級。”這句話記載了魏文侯派遣田氏出征討伐燕國,最終取得了勝利的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出討敵人,奮勇殺敵,最終取得了勝利。
2. 為了保衛家園,我們必須出討敵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畫圖來記憶成語出討,畫一個軍隊出征的場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出討相關的成語和歷史事件,如“出使”、“出征”,以及中國古代戰爭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英雄一樣出討壞人。
2. 初中生: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將領出討敵人。
3. 高中生:為了國家的安全,我們必須出討惡勢力。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