緟復
緟復(gǔn fù)
發音(Pronunciation):gǔn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思考或行動遲緩,不果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緟復形容一個人思考、行動遲緩,不果斷。這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做決定或者采取行動時猶豫不決,遲疑不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在描述一個人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遲疑不決的情況下。比如,你可以用它來描述一個人在做重要決定時拖延不決,無法做出決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緟復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故事講述了魯國的大夫子夏肜在公元前537年擔任魯國的宰相時,他在做決策時遲疑不決,不敢果斷行動。因此,后來人們用緟復來形容一個人思考、行動遲緩,不果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緟復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緟”(gǔn),第二個字是“復”(f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做決定時總是緟復不決,沒有果斷行動。
2. 她猶豫不決的樣子讓人覺得她很緟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緟復與“拖延不決”、“遲疑不決”等詞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含義。同時,可以結合故事起源中大夫子夏肜的形象,想象一個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的人,進一步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猶豫不決”、“拖拖拉拉”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在選課時總是緟復不決,最后錯過了報名的時間。
2. 初中生(13-15歲):她在選擇大學專業時猶豫不決,拖到最后只能跟著家人的意愿去讀。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面對選擇出國留學還是留在國內上大學時緟復不決,很難做出決定。
4. 大學生(19-22歲):她在找工作時總是緟復不決,不敢嘗試新的機會。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在投資時總是緟復不決,很難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