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鐺
基本解釋
瓦鍋。 宋 陸游 《荊州歌》:“ 峽 人住多 楚 人少,土鐺爭餉茱萸茶。” 宋 陸游 《閑居》詩:“土鐺茶七椀,瓦甑稷三升。”
成語(Idiom):土鐺
發音(Pronunciation):tǔ d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愚笨、粗俗、沒有教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鐺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或言語粗俗、沒有修養。這個成語中的“土”指的是土氣,代表粗俗、不文明的舉止;而“鐺”則代表聲音,形容人說話聲音粗糙、不悅耳。因此,土鐺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粗俗、沒有教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土鐺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舉止粗野、言語粗俗的人。在社交場合或正式場合中,如果有人的言行舉止不得體,可以使用土鐺來形容他們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土鐺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但這個成語的意義和形象比較明確,可以直接從字面上理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土鐺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這個人真是土鐺,說話從來不顧及場合。
2. 這個節目太土鐺了,完全沒有品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土鐺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土氣的衣服,手里拿著一個發出粗糙聲音的大鐵錘,用來敲打別人的耳朵,從而形象地表示一個人的粗俗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學習其他與修養、舉止相關的成語,如有修養、舉止得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太土鐺了,老師都不喜歡他。
2. 初中生:他的言行舉止真是土鐺,完全沒有教養。
3. 高中生:那個男生總是說些粗俗的話,真是個土鐺。
4. 大學生:她的穿著和舉止都很土鐺,完全沒有品味。
5. 成年人:在正式場合,我們應該注意言行舉止,避免出現土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