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歷
基本解釋
見“ 正歷 ”。
亦作“ 正歷 ”。改訂歷法?!?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武帝紀》:“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 漢 賈逵 《條奏左氏長義》:“陛下通天然之明,建大圣之本,改元正歷?!薄端螘ぢ蓺v中》:“ 大魏 受命,宜正歷明時?!?/p>
成語(Idiom):正歷(zhèng lì)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按照歷法確定的日期,表示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工作或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歷是指根據歷法確定的日期,即公歷或農歷的日期。成語“正歷”常用來形容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工作或活動,強調遵守規定,不違反常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歷這個成語常用于工作場合,表示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工作。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醒人們要守時守約,不遲到或早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正歷”源于中國古代的官場文化。在古代,官員們需要按照規定的時間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忠誠。因此,“正歷”這個成語形成了對官員們遵守規定時間的期望和要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正歷”的結構為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必須按照正歷準時開會。
2. 這個公司非常重視員工的守時,遲到會被扣工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正歷”與遵守規定的時間相關聯來記憶,例如,想象一個人按照鐘表上的時間準時參加會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時間和守時相關的成語,例如“守時如金”、“時光荏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每天都按照正歷準時上學。
中學生:老師要求我們按照正歷完成作業。
大學生:參加面試時一定要按照正歷準時到達。
成年人:我工作時都會按照正歷安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