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跡文
基本解釋
指鳥篆。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長安 一巨塚壞,得古銅鼎,狀方而四足,古文一十六字,人莫之曉。命 句中正 辨其篆,曰:‘此鳥跡文也?!眳⒁姟?鳥篆 ”。
成語(Idiom):鳥跡文
發音(Pronunciation):niǎo jì w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字或書法筆跡潦草、難以辨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鳥跡文是指寫字或書法時潦草不清的字跡。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文字或筆跡潦草、難以辨認。它可以用來形容書法或字跡的質量差,也可以用來形容文章或文字的含義難以理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文字潦草、字跡難辨或文章含義難以理解的情況。它可以用于書法評論、文學批評、教育教學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人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杜牧在詩中寫道:“世人解語勞天厭,鳥跡文書難辨安。”這里的“鳥跡文書”形象地描繪了文字潦草不清的情景,后來逐漸演變成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鳥跡文是由三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分別是“鳥”、“跡”和“文”。其中,“鳥”表示鳥類,“跡”表示痕跡,“文”表示文字或書法。三個詞語相互組合,形成了整個成語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寫得太鳥跡文了,看得我都辨認不出來。
2. 這篇文章的內容太鳥跡文了,讀了好幾遍也不知道作者要表達什么意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只鳥在紙上亂飛,留下了潦草難辨的字跡,這樣就可以聯想到“鳥跡文”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書法和文字相關的成語,如“字正腔圓”、“文不對題”等。這些成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漢語文化中與書法和文字相關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字寫得太鳥跡文了,老師都看不清楚。
2. 初中生:他的作文寫得太鳥跡文了,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說什么。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邏輯太鳥跡文了,我完全無法理解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