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局
基本解釋
氣度格局。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七言古,盛於 開元 以后。 高適 當屬名手,調響氣佚,頗得縱橫,勾角廉折,立見涯涘,以是知 李 杜 之氣局深矣。”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士君子讀篋破萬卷,又必須登廟堂,覽山川,結交海內名流,然后氣局見解,自然濶大。” 張祥齡 《<半篋秋詞>序錄》:“詞有南北,出主入奴:喜疏快者,麗密以為病;主氣局者,烹煉以為嗤:求悅于人難矣。”
成語(Idiom):氣局
發音(Pronunciation):qì j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氣勢盛大、威風凜凜的局面或場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氣局指的是氣勢盛大、威風凜凜的局面或場面。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氣勢雄偉、威風凜凜,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氣局常用于形容一些莊重、威嚴、氣勢磅礴的場合,比如國家重要的慶典活動、盛大的會議、莊嚴的儀式等。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氣場強大,或者某個項目的規模宏大,都可以使用氣局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氣局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申公享于葛,不盈一廟,廟中之氣,盈釜而出。”廟中之氣盈滿了整個廟堂,并且氣勢盛大,就像滿滿的釜中的氣一樣。后來,人們就用氣局來形容莊重、威風凜凜的場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氣局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氣”,代表氣勢,第二個字是“局”,代表局面或場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的慶典活動真是氣局十足,讓人印象深刻。
2. 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整個廣場上彌漫著一股氣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莊嚴的場面,比如國家領導人在重要場合發表講話時的氣勢,或者一座雄偉壯麗的宮殿,都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氣勢、莊重相關的成語,比如氣吞山河、氣宇軒昂等,來擴展對氣勢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在運動會上,我們的班級氣局十足,獲得了第一名。
初中生:他的演講氣局很強,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中生:這個電影的場面非常氣局,讓觀眾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規模很大,展示了我們國家的氣局和實力。
成年人:參加國際會議時,我們代表團的氣局必須要威風凜凜,展現出我們國家的實力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