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契
成語(Idiom):協契(xié qì)
發音(Pronunciation):xié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雙方達成共識,互相配合,合作無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協契是由“協”和“契”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協”意為共同,一起;“契”意為約定,合同。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雙方達成共識,互相配合,合作無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協契通常用于形容兩個或多個人、組織或國家之間達成協議,合作默契,共同努力,實現共同目標的情況。常用于商業、政治、教育等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記載了一個關于協契的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季康子與晉國的大夫荀息在齊國的崇山上簽訂了一份契約,約定互相幫助,共同對抗敵人。后來,季康子為了履行這個契約,派兵協助荀息,最終取得了勝利。由此,協契成為了形容雙方互相合作,共同實現目標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團隊成員之間的協契合作。
2. 雙方在合作協議上簽字蓋章,表示達成了協契。
3. 只有通過協契合作,我們才能實現共同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協契記憶為“協同契約”,形象地表達了雙方合作的意義。可以通過聯想“合作默契,共同努力”的形象,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協契相關的成語,如“協力同心”、“協和萬邦”等,擴展對合作、協作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同學之間要互相協契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2. 初中生:參加團隊活動時,我們要通過協契合作,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學習上,我們要與同學們建立協契關系,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4. 大學生:在實習中,與同事之間的協契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
5. 成年人:在工作中,與合作伙伴建立協契關系,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共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