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版筍
基本解釋
淡筍干。原產 江西 吉安 ,因皮色潔白如玉得名。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 楊東山 嘗為余言:昔 周益公 、 洪容齋 嘗侍 壽皇 宴,因談肴核,上問 容齋 :‘卿鄉里所產?’ 容齋 , 番陽 人也,對曰:‘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貍。’又問 益公 。公, 廬陵 人也,對曰:‘金柑玉版筍,銀杏水精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竹筍》:“南人淡乾者為玉版筍、明筍、火筍,鹽曝者為鹽筍,并可為蔬食也。”
成語(Idiom):玉版筍
發音(Pronunciation):yù bǎn s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書籍等內容精美、出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古代指高貴、美好的象征;版,指書籍的版本;筍,指嫩芽。成語“玉版筍”形容文章或書籍內容精美、出色,如同嫩芽一樣新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文章、書籍等作品的質量高、內容優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玉版筍”最早見于唐代杜牧的《秋夕》詩:“玉版筍,筆鋒先。一字一句皆清新。”杜牧以“玉版筍”來形容自己的詩文,表達了他對自己作品的自豪和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小說真是玉版筍,讀起來讓人陶醉。
2. 這篇文章的文字組織得非常好,簡直是玉版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玉版筍”與精美的書籍或文章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本書籍或文章就像嫩芽一樣新鮮而精美,從而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文學、書籍相關的成語,如“金玉滿堂”、“紙上談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寫的作文被老師夸獎說是玉版筍。
初中生:這本小說的情節緊湊,文筆優美,真是一部玉版筍的作品。
高中生:在文學創作方面,我們應該追求玉版筍,而不是浮華空洞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