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進寸退尺
發音(Pronunciation):jìn cùn tuì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做事不知進退,反復無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進寸退尺是指一個人在做事情時,不知道應該前進還是后退,猶豫不決,反復無常。這個成語用來批評那些沒有決斷力和行動力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進寸退尺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做決策時的猶豫不決,或者在處理問題時反復無常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果斷性和堅定性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團體或組織在處理事務時的遲疑不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進寸退尺最早見于《莊子·外物》:“故進寸,退尺,此宜進者退,宜退者進。”這句話是莊子對于進寸退尺的解釋。在古代,進寸退尺是用來形容做事猶豫不決、反復無常的人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進寸退尺由兩個詞組成,分別是“進寸”和“退尺”。其中,“進”表示前進,寸是長度單位,表示一小段距離;“退”表示后退,尺是長度單位,表示一大段距離。寸和尺都是古代常用的長度單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做決策時總是進寸退尺,不敢下決心。
2. 這個團隊在處理問題時總是進寸退尺,效率很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進寸退尺的意思,想象一個人在前進時只走了一小段距離,然后又退回了一大段距離。這種來回的行為就是進寸退尺的表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者參加討論來進一步理解進寸退尺的含義和用法。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進退兩難、猶豫不決等,來擴展你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時進寸退尺,不知道應該選擇哪個答案。
2. 初中生:他在面對困難時總是進寸退尺,缺乏決斷力。
3. 高中生:政府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一直進寸退尺,導致事情越來越復雜。
4. 大學生:在職場上,我們不能進寸退尺,要有果斷的決策能力。
5. 成人:對于人生的選擇,我們不能進寸退尺,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