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壤
裸壤(luǒ lǎng)
發音(Pronunciation):luǒ l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被覆蓋物保護的土地,形容貧瘠、荒涼的土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裸壤是由“裸”和“壤”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裸指沒有遮蓋、暴露的意思,壤指土地。裸壤形容土地貧瘠、荒涼,沒有被任何保護覆蓋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土地貧瘠、荒涼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比喻某個事物沒有得到保護或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天文訓》記載了裸壤的故事。相傳古代有個人叫白壤,他家的土地非常肥沃,莊稼長得特別好。白壤的鄰居非常嫉妒他,于是偷偷在夜晚用繩子圍住了白壤家的土地,使得白壤家的土地裸露在外,無法生長莊稼。后來,人們就用“裸壤”來形容沒有被保護的土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裸壤的土地無法種植莊稼。
2.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沒有資金支持的企業很容易變成裸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裸壤的意象,想象一片貧瘠、荒涼的土地,沒有任何遮蓋物,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土地、農業相關的成語,如“金玉滿堂”、“寸草不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片裸壤的土地上什么都長不出來。
2. 初中生:貧困地區的農民面對著一片片裸壤,生活十分艱難。
3. 高中生:這個項目沒有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注定會變成裸壤。
4. 大學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沒有一技之長就像是裸壤一樣,無法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