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
基本解釋
(1).古臺名。 漢 劉向 《列仙傳·蕭史》:“ 蕭史 者, 秦穆公 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為作 鳳臺 ,夫婦止其上。” 南朝 宋 鮑照 《升天行》:“ 鳳臺 無還駕,簫管有遺聲。” 唐 黃滔 《催妝》詩:“吹簫不是神仙曲,爭引 秦 娥下 鳳臺 。” 元 楊維楨 《小游仙》詩之十二:“ 嬴 家樓頭縹緲女,底用 蕭郎 筑 鳳臺 。”
(2).泛指華美的樓臺。 南朝 陳 張正見 《門有車馬客行》:“舞袖飄金谷,歌聲遶鳳臺。” 清 邵粹夫 《京華雜感》詩:“中宵獨坐看銀漢,王氣蔥蔥起鳳臺。”
成語(Idiom):鳳臺
發音(Pronunciation):fèng t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位、顯貴的地方或職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鳳臺是指皇帝或高官顯貴所坐的高臺,也用來比喻高位或顯貴的地方或職位。鳳臺的高度代表了地位的崇高,坐在鳳臺上意味著擁有權力和榮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鳳臺常常用來形容擔任重要職位或地位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的地位高顯貴。例如,可以說某人登上了鳳臺,表示他或她已經獲得了高位或顯貴的職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鳳臺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五十一·孟子荀卿列傳》中的一則故事中。故事中,孟子和荀卿都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學者,他們受到了諸侯的邀請,前往各國游說。有一次,孟子在齊國的鳳臺上演講,引起了眾多學者和官員的關注。這個故事中的鳳臺指的是齊國的高臺,因為孟子在那里發表了重要的演講,所以鳳臺這個詞就逐漸被用來形容顯貴的地方或職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鳳臺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終于登上了政府的鳳臺,成為了一名高級官員。
2. 她在公司里的地位越來越高,已經坐上了鳳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鳳臺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高高的臺上,感受到顯貴和榮譽的滋味。同時,可以將鳳臺與高位、顯貴等詞語進行關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地位和職位相關的成語,如“高山仰止”、“云梯山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站上鳳臺。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登上鳳臺,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
3. 高中生:考上大學是我登上鳳臺的第一步。
4. 大學生:實習期結束后,我有機會進入公司的鳳臺部門工作。
5. 成年人: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終于在職場上登上了鳳臺。
希望以上關于“鳳臺”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