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賓院
基本解釋
唐 代所設接待賓客的官署。《舊唐書·憲宗紀下》:“﹝ 元和 九年﹞置禮賓院於 長興里 之北。”
成語(Idiom):禮賓院
發音(Pronunciation):lǐ bīn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禮賓院指的是宴會、會議等正式場合中負責接待和招待來賓的地方。在現代,它也可以指代負責外交事務的機構或部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禮賓院一詞由兩部分組成。禮,指的是對待客人時的禮節和儀式;賓,指的是客人或來賓。院,則表示一個地方或機構。因此,禮賓院的含義是指負責接待和招待客人的地方或機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禮賓院一詞通常用于描述正式的宴會、會議或外交活動中的接待場所。它可以指代酒店的接待廳、政府機構的接待室,或外交部門負責處理外賓事務的部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賓院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宮廷文化。在古代,皇帝和貴族舉辦宴會時,會在宮殿中設立專門的接待場所,負責接待來賓。這個地方被稱為“禮賓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被引申為負責接待和招待客人的地方或機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禮賓院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國際會議上,禮賓院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地接待了各位來賓。
2. 外交部是國家禮賓院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處理外交事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禮賓院”這個詞??梢韵胂笞约涸谝粋€豪華的接待廳中,工作人員熱情地為你服務,這個接待廳就是禮賓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宮廷文化感興趣,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宮廷禮儀和宴會的知識。此外,你還可以學習關于外交事務和國際交往的知識,了解不同國家之間的外交禮儀和規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在生日派對上,我爸爸把客人們帶到了我們家的禮賓院。
2. 小學生:外交部是負責國家禮賓院的機構,他們處理外國來賓的事務。
3. 初中生:我夢想將來成為一名外交官,為我國在國際舞臺上擔任禮賓院的角色。
4. 高中生:在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學校為新生們準備了一個豪華的禮賓院,接待來自各地的新生和家長。
5. 大學生:作為一個國際交流學生,我常常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在這些場合中,禮賓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