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涂歌巷舞
發音(Pronunciation):tú gē xiàng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們歡樂、熱鬧的場景或氣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涂歌巷舞源自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涂歌巷舞,亦有經年。”其中“涂歌巷舞”意指人們在巷中唱歌、跳舞,形容場面熱鬧、歡樂。后來,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人們聚集在一起,歡快地唱歌、跳舞的場景或氣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涂歌巷舞常用于描述節日慶典、婚慶喜宴、歡樂的聚會等場合。它可以形容人們的歡樂、熱鬧,也可以形容某個地方或場所的熱鬧景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涂歌巷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白居易以《長恨歌》表達了對楊貴妃的思念之情,其中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相逢的場景中,有人們在巷中唱歌、跳舞的描寫,形成了“涂歌巷舞”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涂歌巷舞是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涂歌”是動詞短語,表示唱歌;“巷舞”是名詞短語,表示在巷中跳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晚上的聚會真是涂歌巷舞,大家玩得很開心。
2. 在村子里的婚慶喜宴上,涂歌巷舞,熱鬧非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涂歌巷舞”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一條巷子里,周圍都是人們在唱歌、跳舞,場面熱鬧歡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唐代文學和白居易的作品,可以深入了解《長恨歌》的背景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今天學校舉辦了慶祝活動,涂歌巷舞的場面很熱鬧。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級組織了一個聚會,大家玩得很開心,涂歌巷舞。
3. 高中生(16-18歲):在學校的文化節上,同學們表演了一場涂歌巷舞的舞蹈,非常精彩。
4. 大學生(19-22歲):參加學校舞蹈社團的同學每天都在練習涂歌巷舞,為了表演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