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門
基本解釋
明 清 官署、邸宅大門內的第二重正門。 元 高文秀 《誶范叔·楔子》:“這是儀門前,且莫過去,我試看咱。”《明會典·禮部十七·官員禮》:“新官到任之日……先至神廟祭祀畢,引至儀門前下馬,具官服,從中道入。”《江寧府志·建置·官署》:“其制大門之內為儀門,儀門內為蒞事堂。”《紅樓夢》第三回:“ 邢夫人 攜了 黛玉 坐上,眾老婆們放下車簾……入一黑油漆大門內,至儀門前,方下了車。”
成語(Idiom):儀門
發音(Pronunciation):yí m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儀態莊重、舉止端莊的門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門是指門庭的儀態莊重,舉止端莊。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或一個組織的門面、儀表非常端莊莊重,給人以良好的印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儀門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一個組織的儀態莊重,舉止端莊,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可以用于贊美一個人的儀表舉止,也可以用于贊美一個組織的門庭儀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七年》中有一則故事。相傳,晉國有一位公子名叫儀門。他非常注重儀表舉止,走路時總是端莊莊重,舉止優雅。因此,他被人們稱為“儀門公子”。后來,人們就用“儀門”來形容一個人或一個組織的儀表舉止莊重端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儀門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儀”和“門”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舉止端莊,儀門不可小覷。
2. 這家公司的儀門十分莊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儀門”與“儀表舉止端莊莊重”的意思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門庭儀表非常莊重端莊的場景,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人和組織,來進一步理解和學習儀門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儀門非常好,每天都穿著整潔的校服。
2. 初中生:這個學校的儀門非常莊重,給人一種嚴肅的感覺。
3. 高中生:他的儀門很有氣質,舉止非常得體。
4. 大學生:這個組織的儀門非常端莊,給人一種專業的感覺。
5. 成年人:她的儀門一直很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