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香
成語(Idiom):柏子香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zǐ x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柏木散發出的香氣,比喻品德高尚、令人敬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柏木是一種常綠樹木,其木材具有香味,被人們廣泛喜愛。成語“柏子香”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道德品質優良,令人敬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也可用于形容一些事物具有高尚的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柏子香”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據傳,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名叫季康子的貴族,他的品德高尚,令人欽佩。后來,有人問季康子的兒子季文子:“你父親的品德如何?”季文子回答說:“柏子香。”這句話成為了后來形容高尚品德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柏子”和“香”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為人正直善良,真是個柏子香的人。
2. 她一直以來都保持著柏子香的品德,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柏木的香味,將柏木的香氣與高尚品德聯系在一起,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品德高尚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柏子香,他總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我媽媽是我的柏子香,她對我要求很嚴格,但也非常關心我。
3. 高中生:我爺爺是我心目中的柏子香,他為人正直,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