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意出望外
發音(Pronunciation):yì chū wàng w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意出望外是指事情的結果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或期望。通常用來形容某種情況發展出乎意料之外,與人們的預期不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意出望外常常用于描述某種計劃、行動或事件的結果與人們的期望相悖,給人帶來意外的驚訝或困惑。可以用于各種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意出望外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震傳》中。故事講述了楊震曾經接待一位重要官員,并在家中設宴款待。為了表示對官員的尊重,楊震特意準備了很多好酒好菜。然而,官員對待宴會的態度卻非常冷淡,完全沒有表現出應有的高興和滿足。這讓楊震感到非常意外和失望,他覺得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結果與預期完全相反。從此,人們就用“意出望外”來形容事情的結果與預期相悖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意出望外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形容詞“意”、“出”和“望外”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表演太出色了,讓觀眾們大吃一驚,完全意出望外。
2. 我們原本以為這次考試會很簡單,但結果卻意出望外,很多題目都不會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意出望外”與意外和失望的情緒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的臉上充滿了意外和失望的表情,這個表情是因為事情的結果與他的預期完全相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意外和失望相關的成語,如“出乎意料”、“出乎預料”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預期和期望相關的成語,如“期望落空”、“希望破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原本以為今天會有雪,但天氣反而變得暖和了,真是意出望外。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原以為我會考得很好,但結果卻意出望外,我沒能達到他的期望。
3. 高中生(16-18歲):我原本以為我會被錄取,但結果卻意出望外,我沒有被大學錄取。
4. 大學生(19-22歲):我原本以為這個項目會很順利完成,但結果卻意出望外,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