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榭
基本解釋
指臺榭。 唐 杜甫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畝》詩:“雪籬梅可折,風榭柳微舒。”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其隙則抗月檻於迴谿,出風榭於篁中。”
成語(Idiom):風榭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x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樓大廈、閣樓亭臺等建筑物,也用來形容高聳入云的建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榭是由“風”和“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風”指的是風景,景色,而“榭”指的是高樓大廈,閣樓亭臺等建筑物。因此,風榭形容的是高樓大廈或者閣樓亭臺等建筑物。同時,它也可以用來形容高聳入云的建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風榭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高樓大廈或者閣樓亭臺等建筑物的壯麗景象。也可以用來形容高聳入云的建筑物,給人一種雄偉壯觀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風榭來形容一座高樓大廈,或者用來形容一個建筑物的壯麗景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風榭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詞中。在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他寫道:“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其中的“輕羅小扇撲流螢”這句詩中就有“風榭”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榭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風榭高聳入云,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
2. 那座風榭矗立在山頂上,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地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風榭”與高樓大廈的形象聯系在一起,通過想象高樓大廈的壯麗景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建筑文化,了解不同類型的建筑物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們家附近有一座風榭,每次經過都覺得很壯觀。
2. 初中生(14歲):我喜歡登高遠望,站在風榭上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美景。
3. 高中生(17歲):這座風榭是城市的地標之一,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來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