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詰
成語(Idiom):攻詰(gōng jié)
發(fā)音(Pronunciation):gōng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批評、質(zhì)問、辯駁他人的言論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攻詰是由“攻”和“詰”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為對他人的言論或行為進行批評、質(zhì)問或辯駁。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對方的觀點或行為不合理,需要進行批評或質(zhì)疑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攻詰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辯論、討論、爭論的場合,尤其是在批評他人的觀點、質(zhì)疑他人的言論或行為時使用。例如,在辯論賽中,一個參賽者可以使用攻詰來指出對方的邏輯漏洞或錯誤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攻詰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哀公二十九年》的故事。故事中,魯國的宰相季札對國君哀公的錯誤決策進行了批評和質(zhì)問,用以警示哀公。此后,攻詰逐漸被用來形容對他人的言論或行為進行批評、質(zhì)問的行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攻詰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攻”和動賓關(guān)系的名詞“詰”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攻詰了對方的決策,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2. 這位教授經(jīng)常用攻詰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攻”和“詰”兩個字分開記憶,然后聯(lián)想“攻擊”和“質(zhì)問”的含義,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批評、質(zhì)問相關(guān)的成語,如“質(zhì)疑”、“反駁”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可以攻詰一下你的解釋嗎?
2. 初中生:我在辯論賽中攻詰了對方的觀點,取得了勝利。
3. 高中生:我對老師的判斷提出了攻詰,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解釋和答案。
4. 大學生:在學術(shù)討論中,同學們經(jīng)常會攻詰彼此的觀點,以促進思考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