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
基本解釋
(1).梵語的音譯。意為樹葉。古 印度 常以多羅樹葉寫經(jīng)。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樹。《佛說自誓三昧經(jīng)》:“佛告天子:昔吾出家,以汝為證;詣貝多樹,汝復(fù)為證。”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貝多,出 摩伽陁國 ,長六七丈,經(jīng)冬不凋。此樹有三種:一者多羅娑力叉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羅多梨。并書其葉,部闍一色取其皮書之。貝多是梵語, 漢 翻為葉。貝多婆力叉者, 漢 言葉樹也。 西域 經(jīng)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 清 閻爾梅 《遂初園詩》:“東隣賸有逃禪地,更向 祗園 種貝多。”亦譯作“貝多羅”。 清 吳偉業(yè) 《送張玉甲憲長之官邛雅》詩之三:“欲問辟支諸佛土,貝多羅樹即關(guān)頭。” 清 陳維崧 《賀新郎·中元感懷》詞:“亟倩蘭陀張浄饌,拋作貝多羅子,早勘破人間生死。”
(2).借指佛經(jīng)。 唐 張鼎 《僧舍小池》詩:“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 清 顧景星 《<楝亭集>序》:“貝多、金碧、象數(shù)、藝術(shù),無所不窺。”
(3).傳說中的國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周成王 元年, 貝多國 人獻舞萑, 周公 命返之。”
英文翻譯
1.(貝葉樹) pattra; talipot (葉子可代替紙, 多用來寫佛經(jīng)
成語(Idiom):貝多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èi d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貝多指的是貝殼的數(shù)量多,用來形容非常富有的人或者資源豐富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貝多的基本含義是指貝殼數(shù)量多,貝殼在古代是一種重要的貨幣形式,因此貝多也可以用來形容非常富有的人或者資源豐富的地方。貝多可以用來形容物質(zhì)財富的多寡,也可以用來形容知識的廣博和經(jīng)驗的豐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貝多常常用在描述一個人或者地方非常富有的情況下。比如,你可以說某個人家里貝多,意思是他們家庭非常富有;你也可以說某個地方資源貝多,意思是那個地方的資源非常豐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貝多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貝幣時代。貝幣是一種使用貝殼作為貨幣的形式,而貝多則是指擁有大量貝幣的人或者地方。在古代,貝殼作為一種財富的象征,擁有貝多的人被視為非常富有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貝多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貝”和“多”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里貝多,住著豪華別墅。
2. 這個城市資源貝多,發(fā)展前景非常廣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貝多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貝殼堆成的山,表示貝多的含義。另外,也可以通過將“貝多”與“貝殼多”進行關(guān)聯(lián)記憶。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了解貝多這個成語,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財富相關(guān)的成語,比如“財大氣粗”、“富可敵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家貝多,有很多玩具。
2. 初中生:這個學(xué)校圖書館貝多,可以找到很多好書。
3. 高中生:他家里貝多,開著名車住在別墅里。
4. 大學(xué)生:這個城市貝多,有很多大公司和機會。
5. 成年人:他的人脈貝多,可以幫助他解決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