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身
基本解釋
古代以作官為委身事君,故稱請求辭職為乞身。語本《史記·張儀列傳》:“今 齊王 甚憎 儀 , 儀 之所在,必興師伐之,故 儀 愿乞其不肖之身之 梁 , 齊 必興師伐之。”《東觀漢記·張況傳》:“時年八十,不任兵馬,上疏乞身。” 宋 蘇軾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故山桃李半荒榛,粗報君恩便乞身。”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總未涉世深,止知乞身易。”
成語(Idiom):乞身
發音(Pronunciation):qǐ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某種目的或利益而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命或身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乞身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為了某種目的或利益而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命或身體。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或保護他人而不顧一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乞身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正面描述某個人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尤其在描述英雄或烈士時。它也可以用于諷刺那些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乞身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秦朝時期,有兩位父子被秦始皇的士兵抓住,準備處死。父親為了保護兒子,主動向秦始皇乞求將自己的身體供給兒子,以保全兒子的生命。秦始皇被這種奉獻精神所感動,最終放過了這對父子。后來,人們用“乞身”來形容這種為了保護他人而主動犧牲自己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乞身由兩個漢字組成,乞和身。乞表示乞求,請求;身表示身體。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容詞,表示為了某種目的或利益而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命或身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保護家人乞身敵前,表現出了偉大的勇氣和犧牲精神。
2. 這位警察乞身保護了市民的安全,被譽為英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乞身與“奉獻”、“犧牲”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同時,可以通過繪制或尋找相關的圖片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乞身相關的成語,如乞巧、乞食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乞身保護了小貓,真是個好人。
2. 初中生:那位教師乞身保護學生,被大家稱為英雄。
3. 高中生:為了民族解放,那些烈士乞身抗敵,為我們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