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碌子
成語(Idiom):骨碌子
發音(Pronunciation):gǔ lù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動迅速、連續不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骨碌子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或物體的連續快速滾動或轉動的動作。它通常表示某種運動或行動連續不斷、快速進行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各種連續、迅速的動作,比如:骨碌子滾下樓梯、骨碌子滾下山坡等。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行動迅速、敏捷,比如:他骨碌子一下就站了起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骨碌子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它是根據形象生動的動作而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骨碌子是由“骨碌”和“子”兩個部分組成的。其中,“骨碌”表示滾動、轉動的動作,“子”是一個虛詞,用來作詞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骨碌子一下就從床上滾到了地上。
2. 小貓追著球骨碌子地滾了過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球或者物體在地上連續快速滾動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速度、連續動作相關的成語,比如“連續不斷”、“飛快如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小明把滑板骨碌子一下滑下了斜坡。
2. 初中生(13-15歲):他骨碌子一下就把書包扔到了床上。
3. 高中生(16-18歲):她骨碌子一下從床上爬起來,準備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