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
基本解釋
(1).古指德才超群達于至境之帝王?!?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冠義》:“冠者,禮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左傳·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於神。”《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楊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唐 柳宗元 《封建論》:“彼封建者,更古圣王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魯迅 《花邊文學·知了世界》:“ 中國 的學者們,多以為各種智識,一定出于圣賢,或者至少是學者之口;連火和草藥的發明應用,也和民眾無緣,全由古圣王一手包辦: 燧人氏 , 神農氏 ?!?br>(2).為對皇帝的諛稱。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 唐文皇 以藥酒賜 房玄齡 婦,我太祖為 徐中山 易夫人,即此知婦人妒者,必不容於圣王之世?!?/p>
成語(Idiom):圣王(shèng wáng)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w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具有崇高品德和智慧的君主或統治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圣王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文化,指的是具備高尚品德和智慧的君主或統治者。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君主應該具備的德行和智慧,以便能夠正確地治理國家和保護人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圣王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有卓越領導才能和崇高品德的人,也可以用來贊美那些對國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貢獻的領導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圣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用來形容具有卓越品德和智慧的君主。在古代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被尊稱為圣王的君主,如夏朝的禹、商朝的湯、周朝的文王等,他們被認為是圣人,因為他們能夠以智慧和善行來治理國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圣王由兩個字組成,其中“圣”表達了高尚品德的含義,“王”則表示君主或統治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真正的圣王,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 這位領導者具備了圣王的智慧和善行,成就了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古代中國歷史中的圣王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智慧的君主,他能夠正確地治理國家,保護人民,這就是一個圣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古代中國歷史和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夏朝的禹、商朝的湯、周朝的文王等被尊稱為圣王的君主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的老師就像一個圣王,他關心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初中生:那位領導者以其高尚品德和智慧,被人們稱為圣王。
高中生:歷史上的圣王們以其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崇高的品德,對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