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體
基本解釋
謂詩詞在體裁或格律方面的創新。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二:“《柏梁》為七言歌行創禮,要以拙勝。”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答張徹》五律一首,自起至結,句句對偶,又全用拗體,轉覺生峭。此則創體之最佳者。”
成語(Idiom):創體
發音(Pronunciation):chuàng t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創新、創造事物的能力和行動。也可指創辦機構或創立事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創體是由“創”和“體”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創體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具備創新能力和創造事物的能力,并且能夠付諸行動。它還可以指一個人或團體創辦機構、創立事業。這個成語強調了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創體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具備創新能力和創造力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團體創辦機構或創立事業的情況。在工作或學習中,可以用來鼓勵他人發揮創造力,積極創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創體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莊子·逍遙游》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莊子與惠子在河邊散步,看到了一個木匠在刨木頭。莊子贊嘆木匠的技藝,惠子則認為木匠只是在模仿前人的技術而已。莊子回答說:“創造事物的能力就是創體。”這個故事強調了創造力的重要性,成為了創體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創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創”是動詞,表示創造、創新的意思;“體”是名詞,表示事物的形態或實體。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表示具備創造力和實踐能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設計方面具備創體,每次都能給出很多新穎的想法。
2. 這個公司憑借創體精神,迅速崛起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創體這個成語與“創新”和“實踐”這兩個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創體強調的是具備創造力和實踐能力,所以可以將創新和實踐這兩個詞與創體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創體相關的成語,如創新、創意、創業等,深入了解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工作和學習中發揮創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畫畫,因為畫畫可以發揮我的創體,創造出美麗的作品。
2. 初中生:我們班組織了一個創體活動,每個同學都要發表一個創新的想法。
3. 高中生:我想要創辦一個創體工作室,讓大家可以一起實踐創新的想法。
4. 大學生:我在大學期間參加了很多創體比賽,鍛煉了我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
5. 成年人:我在工作中需要不斷發揮創體,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推動公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