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折節下士
發音(Pronunciation):zhé jié xià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艱難險阻的情況下,能夠堅守原則、不屈服的下屬或士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折節下士是由“折節”和“下士”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折節指彎曲腰身,表示屈服或妥協;下士指軍隊中的低級軍官或士兵。折節下士形容在困境中仍然堅持原則、不屈服的下屬或士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折節下士常用來形容在困難的環境中,能夠堅守原則、不屈服的人。可以用來贊揚那些在困境中仍然保持高尚品德和堅定信念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屈從于困難或誘惑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魯仲連列傳》。魯仲連是魯國的一位大夫,他被賜予一匹千里馬,但是他卻拒絕了這個禮物。他說:“以我之材,不能騎千里馬,騎之恐有失控之險,這將是對國家的危害?!边@個故事說明了魯仲連堅守原則、不屈服的精神,被后人稱為折節下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折節下士,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守原則。
2. 在面對誘惑時,要像一個折節下士一樣堅定不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折節下士相關的故事或形象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一個低級軍官在困境中彎下腰身,但仍然堅守原則,不屈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忠誠、堅守原則相關的成語,如“忠誠耿直”、“臨危不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折節下士,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守自己的夢想。
2. 初中生:在面對考試作弊的誘惑時,我們應該像折節下士一樣堅守誠實的原則。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要像折節下士一樣堅定信念,不屈服于困難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