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
基本解釋
[釋義]
(1) 〈書〉
(2) (名)美味。
(3) (形)感覺味美。
英文翻譯
1.sweetish taste
詳細解釋
(1).美味。《管子·幼官》:“五和時節,君服黃色,味甘味,聽宮聲。”《晉書·畢卓傳》:“ 卓 嘗謂人曰:‘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2).覺得味道美。《史記·蘇秦列傳》:“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然如縣旌而無所終薄。”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符離之師》:“此臣所以食不甘味,而寢不安席也。”《三國演義》第三六回:“ 備 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
成語(Idiom):甘之如飴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zhī rú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情愉快,樂于接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甘之如飴源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侯者,項羽之甥也,楚人也,其母曰項姬。…韓信使人報楚,曰:‘臣雖負命,然將軍之事,可甘心乎?’楚人皆曰:‘可甘心。’”意為韓信雖然背叛了楚國,但他的行為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對某種情況或者命運的接受和滿足,表示心情愉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書記載,項羽是楚國的將領,他的甥女項姬嫁給了韓信。后來,韓信背叛了楚國,投降了劉邦。當韓信派人向楚國報告這個消息時,他問:“我雖然違背了諾言,但你們愿意接受嗎?”楚國的人都回答說:“我們愿意接受。”這個故事就形成了成語“甘之如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甘之如飴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甘”和“飴”都是名詞,表示愉快和甜食,而“之”和“如”是連詞,表示關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甘之如飴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2. 她在困境中甘之如飴,從不抱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甘之如飴”與“甘甜如飴”進行聯想,將甘甜的味道與愉快的心情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心情、情緒相關的成語,如“心滿意足”、“喜出望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考試得了滿分,我甘之如飴地接受了老師的表揚。
2. 初中生:雖然沒有進入決賽,但是我甘之如飴地享受了比賽的過程。
3. 高中生:即使被拒絕了,我也甘之如飴地面對并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