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業
基本解釋
◎ 舊業 jiùyè
(1) [former trade; predeces-sors’ cause]∶舊日從事的事業或行業;前人的事業
放棄舊業
(2) [old property]∶以前的財產
舊業無存
詳細解釋
(1).先人的事業。《左傳·哀公二十年》:“今 越 圍 吳 ,嗣子不廢舊業而敵之,非 晉 之所能及也。” 晉 左思 《詠史》之二:“ 金 張 藉舊業,七葉珥 漢 貂。”
(2).原有的產業、家業。《漢書·王莽傳上》:“﹝ 莽 ﹞又上書歸 孝哀皇帝 所益封邑,入錢獻田,殫盡舊業,為眾倡始。”《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貽書》:“ 王臣 思想要往都下尋訪親知,整理舊業,為歸鄉之計。” 魯迅 《墳·論“他媽的!”》:“至于大姓,實不過承祖宗馀蔭,以舊業驕人,空腹高心,當然使人不耐。”
(3).原來的職業。《三國志·魏志·鍾會傳》:“百姓士民,安堵舊業。”
(4).指昔所從事的學業、學術。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詩之三:“ 中郎 舊業無兒付, 康子 高才有婦同。” 清 黃景仁 《寄維衍》詩:“舊業已經拋竹北,故人常似隔星東。”
(5).舊時的園宅。 唐 孟浩然 《尋白鶴巖張子容隱居》詩:“覩茲懐舊業,回策返吾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劉商》:“后出為 汴州 觀察判官,辭疾掛印,歸舊業。”
成語(Idiom):舊業
發音(Pronunciation):jiù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從前經營的行業、職業或工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舊業是指一個人曾經從事過的行業、職業或工作。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曾經的經驗和技能,并暗示著人們對自己過去的工作經歷感到重要和自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舊業通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改行或轉行之前的職業,也可以用來表達對過去工作經驗的珍惜和回憶。在日常生活中,舊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舊業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陽貨》中。這個故事講述了孔子的學生陽貨曾經是一個賣草鞋的商人,后來改行學習禮儀。當孔子問他為什么改行時,陽貨回答說:“舊業無能,新業可就。”這句話表達了陽貨對自己過去職業的不滿和對新學習的熱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舊業是一個名詞詞組,由形容詞“舊”和名詞“業”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曾經是一名醫生,但現在已經改行做了一名作家,他對自己的舊業感到非常自豪。
2. 她雖然已經退休了,但她仍然對她的舊業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自己的經歷聯系,想象自己過去從事的工作,然后將其與舊業這個詞語聯系起來。此外,可以創建一個與舊業相關的故事或圖像,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舊業相關的成語,如“革故鼎新”、“轉行”等。同時,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和書籍,了解不同行業的發展和變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曾經是一名廚師,但現在他改行當了一名老師。
2. 初中生:我媽媽過去是一名護士,但現在她已經轉行做了一名設計師。
3. 高中生:雖然我對我未來的舊業還不確定,但我希望能夠在音樂行業發展。
4. 大學生:我在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希望將來能夠在這個舊業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