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銀
成語(Idiom):贖銀(shú yín)
發音(Pronunciation):shú y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錢財贖回被抵押或被扣押的銀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贖銀是一個古代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社會的經濟活動。在古代,人們常常將財物抵押或被扣押,用以換取一定的現金。贖銀就是指通過支付一定的錢財來贖回被抵押或被扣押的銀子。這個成語的含義也可以引申為用金錢來解決問題或解救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贖銀這個成語在現代漢語中用得較少,但在一些文學作品、歷史故事或古代小說中仍有出現。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用金錢來解決問題、解救自己或他人的情景。也可以用于比喻某人通過金錢來換取自由或權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贖銀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可考。它是根據古代的經濟活動和社會現象而形成的。在古代社會,人們常常面臨財物被抵押或被扣押的情況,為了贖回財物,他們需要支付一定的錢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贖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贖”和“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贖銀,不惜一切代價。
2. 我們需要贖銀才能把抵押的房子取回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贖銀”這個成語與實際生活中的抵押、扣押等情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也可以將“贖銀”與金錢、解救等概念進行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社會的經濟制度和財務活動,以及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用壓歲錢贖銀,買回了丟失的玩具。
2. 初中生(13-15歲):他向家人借了錢,贖銀取回了被抵押的手機。
3. 高中生(16-18歲):為了贖銀,他決定去打工賺錢。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為了贖銀,不惜放棄了一切,甚至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