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開
基本解釋
◎ 對開 duìkāi
(1) [(of trains,buses,etc.) run from opposite directions]∶[車船等] 由兩個地點相向行駛
(2) [folio]∶印刷上指相當于整張紙的一半
(3) [divide into halves;go fifty-fifty]∶對半分配,即雙方各占一半
英文翻譯
1.(相向開行) (of trains, buses or ships) run from opposite directions
2.(對半分配) divide into two halves; go fifty-fifty
3.{刷} (整張紙的二分之一) folio
詳細解釋
(1).指車、船等由兩個地點相向開行。 楊朔 《木棉花》:“ 廣州 和 九龍 對開的火車必須停在橋的兩端,等兩方面的旅客互相換完車后,火車便各自駛回原站。”
(2).對分成兩半。 理由 《鐵血》:“我早從別人的口中聽說,他是一個正直、勤奮、練達的人,曾經擔任煉鋼廠的廠長。他和首鋼大多數干部一樣,工作強度是一天的對開:十二小時。”
成語(Idiom):對開
發音(Pronunciation):duì k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相互對立或相對矛盾的兩種情況或觀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對開是由“對”和“開”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對”表示相互,相對;“開”表示開放,展開。對開意味著兩種相互對立的情況或觀點同時存在,相互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對開常用于描述兩種相對矛盾的情況或觀點同時出現的情況。可以用于形容一種事物同時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特點或屬性,或者描述兩種相對立的意見、觀點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對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刺客列傳》中。當時,刺客荊軻要刺殺秦王,為了掩人耳目,他故意裝作瘋癲的樣子,對著秦王的馬車大笑。有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回答道:“對開。”意思是他的瘋狂行為是為了掩蓋他的真實目的。從此,對開逐漸被用來形容兩種相對矛盾的情況同時存在的場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對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對開,一方面我們需要保護環境,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發展經濟。
2. 他的性格對開,有時很開朗,有時又很沉默寡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對開”想象成一個門的兩邊同時打開的情景,表示兩種相對矛盾的情況同時存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對開相關的成語,如“對立”、“對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喜歡吃蘋果,小紅喜歡吃橙子,他們的口味對開。
2. 小學生:我喜歡畫畫,我弟弟喜歡玩樂高,我們的興趣對開。
3. 初中生:有的同學喜歡運動,有的同學喜歡看書,我們的愛好對開。
4. 高中生:有的人認為早起有益身體健康,有的人認為晚睡晚起更舒適,他們的觀點對開。
5. 大學生:有的同學喜歡熱鬧,有的同學喜歡安靜,我們的性格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