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
基本解釋
指兩朵花并排地長在同一個莖上。 駱賓基 《午睡的時候》:“那圍裙是藍布的,四周扎著縫,在當中用白線勾著兩朵并蒂的大牡丹。”
並蒂:亦作“ 并蔕 ”。 1.兩朵花或兩個果子共一蒂。 唐 杜甫 《進艇》詩:“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宋 陸游 《或遺木瓜有雙實者香甚戲作》詩:“ 宣城 繡瓜有奇香,偶得並蒂置枕傍。”《鏡花緣》第一回:“同一梅花,有緑萼、硃砂之異;同一蓮花,有重臺、並蒂之奇。”
(2).比喻男女合歡或夫婦恩愛。 唐 皇甫松 《竹枝》詞之三:“芙蓉並蔕一心連,花侵隔子眼應穿。” 明 楊珽 《龍膏記·錯媾》:“樂事生平佔,天從人愿,芙蓉並蒂,兔絲不斷。” 清 李漁 《慎鸞交·贈妓》:“有話須陳,並蒂分房各有根。”
成語(Idiom):并蒂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ìng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兩者地位、程度相等,不能分辨高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并蒂是由“并”和“蒂”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并”表示一起、同等,而“蒂”指的是花朵的花蒂。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兩者地位、程度相等,不能分辨高低。它用來形容兩個人或兩個事物在某個方面非常相似,沒有明顯的差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并蒂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兩個人在某個領域的能力或成就相當,很難區(qū)分誰更優(yōu)秀。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事物在某個方面的特點或性質非常相似,無法辨別出哪一個更好。在比較評價、競爭等場合中,可以使用并蒂這個成語來表達相等或無法分辨高低的意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書記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策·魏策三》中。當時,魏國的人民非常崇拜名將韓信,而韓信的朋友彭越也是一個英勇的將領。有一次,魏國的國王想要評選出最勇猛的將領,于是讓韓信和彭越分別領兵進行一場決斗。結果,兩人的實力相當,無法分辨高低,最終沒有決出勝負。于是人們就用“并蒂”來形容兩人的實力相等,無法分辨高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并蒂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兩個在學術研究方面并蒂,無法判斷誰更出色。
2. 這兩個球隊在實力上并蒂,很難預測比賽的結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并蒂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兩朵花并排生長在一起,花朵的高低無法分辨,就像兩個人或兩個事物在某個方面非常相似,無法區(qū)分高低。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并蒂相似的成語,如“勢均力敵”、“不相上下”等。這些成語都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或兩個事物在某個方面相等或無法區(qū)分高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和小華在畫畫方面并蒂,老師都夸他們畫得很好。
2. 小學生: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在運動方面并蒂,每次體育課都能看到他們在一起比賽。
3. 初中生:這兩個樂隊在音樂才華上并蒂,無法判斷哪個更受歡迎。
4. 高中生:這兩個學校的籃球隊實力并蒂,比賽結果很難預測。
5. 大學生:他們兩個在科研方面并蒂,都發(fā)表了很多重要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