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位
基本解釋
指《易·乾》第六爻的爻位。《乾》卦“上九”(即第六爻)的爻辭為“亢龍有悔”,故稱其爻位為亢位。相傳 孔子 解釋何謂“亢龍有悔”時說:“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后因以“亢位”為前朝失位、后代受禪之兆。《南齊書·高帝紀上》:“ 后漢 自 建武 至 建安 二十五年,一百九十六年而禪 魏 , 魏 自 黃初 至 咸熙 二年,四十六年而禪 晉 ……咸以六終六受。六,亢位也。驗往揆今,若斯昭著。敢以職任,備陳管穴。伏愿順天時,膺符瑞。”
成語(Idiom):亢位
發音(Pronunciation):kàng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過分自高自大,傲慢無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亢位是由“亢”和“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亢位原本是指在古代禮儀中,賓主相對坐的位置,賓位高于主位。后來,這個詞引申為指某人傲慢自大,不尊重他人,心高氣傲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亢位多用于貶義,形容某人傲慢自大,不尊重他人,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權力、地位或知識等方面自以為是,看不起別人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篇》中有一則故事,孔子的弟子子罕因在會上坐在亢位上,被孔子訓斥。從此,亢位成為了貶義詞語,用來形容人的傲慢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亢位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亢”是形容詞,表示過分自高自大;“位”是名詞,表示位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總是亢位自恃,不把別人放在眼里。
2. 這位領導亢位自大,從不聽取他人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亢位”與“高位”相對應,通過對比記憶來記住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亢位是中國古代禮儀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禮儀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亢位自大,不肯和我們一起玩。
2. 初中生:這位同學在班級里亢位自恃,經常看不起其他人。
3. 高中生:那個學生考上了重點大學,變得更加亢位自大了。